「你好 警察节 ︱见证汉警变迁」“四案全破”在过去不可想象

发布时间:2024-01-03 作者: 检验设备

详细介绍

  刚刚过去的2020年,虽然经历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但武汉公安刑警依然交出了一张“四案全破”、反电诈“两降两升”的优秀答卷。

  吴俊是刑侦支队法制办案大队民警,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20多年前,刚刚参警的他在黄陂区分局滠口派出所从事基层工作。

  一次,滠口地区连发3起抢劫案,走访、抓捕、审查、追逃,穷尽有限的侦查手段,他为尽快破案一连四天四夜没有合眼。在把最后一名嫌疑人送进看守所后,靠在警车的里睡着了。回到所里,整整补了十五六个小时的觉,醒来还沉浸在一种成就感中。

  那时,没有过多的技术支撑,破案模式无非是走访、摸排、清查和有限的痕迹物证比对。不顺利的时候,一条线索可能排查一两个月还没结果,效率比较低。

  碰到一些疑难案件,甚至命案,穷尽努力还是无法破获,作为一名刑警,心中的那份难受与苦闷也就只有自己能体味了。20多年过去,刑侦工作早已发生巨变。

  2020年12月,东新辖区发生一起命案,嫌疑人作案后逃回老家新洲,又埋尸于隐蔽处。参加研究指导审查的吴俊,在复杂的案情面前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在快速给力的技术支撑下,凶手作案后的行动轨迹已被揭露,面对企图用谎话掩盖事实的嫌疑人,吴俊很自信地告之:“证据足以还原你的作案线路,如果想要争取法律的宽大政策,自己坦白才有出路。”仅仅两三个小时,嫌疑人吐出全部作案事实。

  作为审讯专家,他对如今刑事技术支撑下的审讯工作有较之以往好得太多的体验。

  吴俊介绍,心理测试技术往往能捕捉到相对于嫌疑人员来说更为敏感的话题,这也就可以让审查人员快速制定方向更明确、效果更好的审讯方案。

  当面对一个情况不明但又很重要的嫌疑人,过去刑警可能要出差到其户籍地、日常生活地了解其各方面特点,才能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始审查。

  而现在在大数据支持下,有关人员情况信息,足不出户便可收集掌握,嫌疑人不仅难以蒙混过关,还形成一种被威慑的感觉。

  “技术支撑到位,快速锁定目标,掌握活动特点,数据研判布控,现在的破案模式与过去开诸葛亮会粗放式地推断与猜想相去甚远,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精准的判断、一着制敌的出击。”吴俊说。

  刑侦支队里的一半警力从事着与技术支撑相关的工作,他们的专业越来越精细,所发挥的作用逐渐重要,不仅服务本市,还辐射中南地区。

  担任武汉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教导员的朱传红,是一名优秀的刑事技术专家,他对技术方面的快速的提升和实战应用更有切身体会。

  “1992年,刚刚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我来到当时的刑事侦查处报到。法医室只有两间房,法医装备就是解剖箱,最好的设备就是一台恒温培养箱,在ABO血型检测时用,后来引进一套平板电泳仪,还像宝贝式的存放在一间独立有空调的实验室。两年以后,才建立了DNA实验室,仅仅20平米,一张桌子铺上简易的地胶就开始做实验了。第一起通过DNA攻克的疑难案件是汉南杀人案,那时兴奋的心情实在难忘。”朱传红介绍起这些甚是感慨。

  一个痕迹物证,过去的检测技术可能只限于某一种方式,现在通过不同特征、通过图像对比等等,很多方法综合应用,手段更丰富。2020年,全市破获了12起命案积案,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支撑刑事技术进步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才与设备。据介绍,近十年,武汉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招收各专业博士研究生两名、硕士研究生17名,培养4名公安部特长专家,3名省级专家和多名学科带头人,这让武汉刑事技术装上高速引擎。拥有7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近90名刑事技术人员的武汉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成为全国公安重点鉴定机构和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支优秀刑事技术队伍。

  从20平米的空间到如今900平米DNA实验室,各类设备一应俱全。过去,年轻人想干没条件,现在各种仪器设施可学、可用、可研究。规范的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鉴定报告更科学、服务破案更严谨、风险更低。

  近年,刑事技术不仅支撑命案、枪案、抢劫、抢夺案件全破,也在一些“小案”中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还在重大事件中屡立奇功。

  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中,武汉刑事技术人员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依法依规、科学严谨地进行DNA比对,确认了全部442名遇难者身份,这个令人惊叹的战果让专班荣立集体一等功。

  “刑事技术改变了刑侦工作的节奏,但无论如何,不变的是那浓浓的刑侦情结,强烈的刑警荣誉感。”不论是审讯专家吴俊,还是技术专家朱传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到这样的体会,“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敢拼敢胜的职业精神,强烈的团队意识,永远是刑警身上的一种特质,永远是他们攻坚克难、破解难题的力量所在。”(杨槐柳 袁野)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